字:
关灯 护眼
首页 > 都市 > 大清搬运工 >第78章 铁路矛盾

第78章 铁路矛盾

作者:赵破奴字数:1846更新:2024-05-09 11:18

上回说道,大太监安德海被斩,钦差工作组回京。两件事都闹得沸沸扬扬。

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团练居然勾结朝廷大员,接受指派,蓄意截杀工作组,破坏河南省的洋务。

恭亲王奕?为首的洋务派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,管你有枣没枣,先来一杆子。打蒙你再说。

又开始了相互攻击,相互揭短的日常。慈禧这边没了安德海这个助手,一时还真不适应。

好在安德海临死之前还是给他弄了一百万两,接着又把他的家抄了。死就死了吧,钱还是得归主子。

韩林这边总算没人盯着挑毛病了。趁着机会好好发展发展内务。

苏州理工大学实验室已经研制出内燃机火车头,这个可比一代的蒸汽机强多了。火车的建设日程该提了上来。

先建设一个内燃机的工厂,一步一步来,火车头多造几个,然后向汽油内燃机发展,到时候就可以造汽车了。

既然有了火车头就先在开封到郑州修一段铁路先实验着。另外平顶山建立煤矿,附近先建个火电厂。

想到这些就头大,学生学习太耗费时间了。没办法,到处需要人,只能强行催熟。外星系统里大量购买大学知识针剂。

当地乡绅的子弟、幕僚的子弟、官员的子弟,先催熟一批。到各地组建工厂,仿照苏州模式。一个产业的上下游不断细分,不断建厂。但凡识得几个字就弄到改革的浪潮里来。

食品厂、罐头厂、纺织厂、鞋袜厂、水泥厂、教材厂、钢铁厂、自行车厂等等,全面发力。豫报整版整版的报道相关内容。倡导全行业奋力发展。

河南地区平原面积极大,历来又是农业发展大省。可土地兼并现象严重,韩林上任以来,解决了大量流民问题。

突然人们就发现,没有地,照样饿不死,反而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。一传十,十传百,大量农民开始卖地。

巡抚衙门注意到这种现象,由于土地问题是困扰封建王朝几千年的重要问题。幕僚长团不敢自专,报给韩林。

韩林觉得,工业大发展需要众多劳动力,与其血腥的将农民赶出土地,不如因势利导。但地不能再卖给私人。

各地官府扩大官田规模,允许购买农民土地,但一定要注意公平买卖,不得逼迫,一旦出现仗势欺人,欺压百姓的,就地撤职查办。

土地问题一向很敏感,不能给各地布置任务压力,否则很可能为完成业绩就强买强卖。

郑州修铁路的工作就由张二柱负责,秘书处派工作组帮忙。袁世凯虽然还小,但韩林等不及他慢慢长大,早把他学历上升到了大学。此次也被派往修路小组学习。

铁路全长70公里,沿着官道,基本规划的是直线。现在全省基本稳定,官场也都是改革派当家做主。料想不会出什么乱子。

一路上遇到农田,就双倍价钱买下来。有房屋,官府派工程队重新盖房子。可事情总有不顺的时候。

工作组买地时倒无事,铺铁路时也没事,可火车头逛吃逛吃还有巨大的鸣笛声响起时,好多人就开始不乐意了。

一个乡绅带着村民拿着农具就出来堵住铁路,还往火车头上招呼。一时间给理工大学的学生整无语了。还好只是实验,走走停停,时速要多慢有多慢,不然非出事不可。

张二柱身穿官服下车交涉,一旁卫兵也按着腰间的手枪,防止出意外。

张二柱道:“老人家,为何要挡住火车啊?太危险了,有什么冤屈可以跟我说,我是这里的知州。”

后面的村民赶忙放下手里的锄头、钉耙。几千年的官威还是很有震慑力的。

袁世凯趁着他们说话之际,早就开始询问熟悉当地事务的帮闲。原来这乡绅姓张,是这一带有名的大地主。平日为人和善,乐善好施。

袁世凯问道:“可有官司未了?或者欺压百姓的行为?”

帮闲道:“没听说啊。就是个老好人。”

袁世凯又问道:“族中子弟可有入学者?百姓可有在工地工厂表现优异者?”

帮闲道:“有,有,他孙子都在小学。小儿子在开封大学学习。”

袁世凯要来姓名,立刻叫来一名卫兵。手书命令。张家庄学生张又良,见书后立即前往铁路线张家庄。不得有误。巡抚衙门铁路工作组袁世凯。

叫来本用于跟火车比赛的军用吉普车立刻去开封接人。

原来张地主家祖坟在铁路旁边,火车声音太大,惊扰了祖先。张二柱道:“老人家,这铁路是为了咱们省今后大发展才修的。以后咱农民会因为这个发财的。”

张地主道:“你说这些跟我没关系,我只知道打扰了我家祖先,”

张二柱道:“那要不县里出钱,帮你家把祖坟迁了?”

张地主道:“那不行,我家的风水宝地怎能轻动?”

张二柱道:“那你想怎么样!我可是六品知州!”

袁世凯见到谈话都谈到以官挖人的份上了,赶紧拉了拉张二柱,道:“知州别急,我来跟他谈谈。”

张二柱道:“就这臭石头你行?按我以前脾气,早上去干他了。”

袁世凯笑了笑,就过去拿了两把凳子,先让地主坐下,道:“老人家。我是巡抚大人的亲随,有什么去诉求可以跟我说,我代为转达巡抚大人,大人


  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Copyright © 2019-2022